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X、Y、Z分别表示一株植物一天24小时的温度变化、光合速度(㎎/h)、净光合...

如图X、Y、Z分别表示一株植物一天24小时的温度变化、光合速度(㎎/h)、净光合速度(㎎/h)(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请据图回答:

(1)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中午12点时,Y曲线也下降,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线的a点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这株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该植物取出,从该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 上午10时,Xg,下午4时,Yg移动整个装置,置于黑暗中.晚上10时,Zg。如果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温度不变,呼吸速率不变(与下午4时到晚上10时呼吸速率相同),试比较x.y.z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温度上升,呼吸强度增强,光合速度基本不变 植物叶片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下降 温度下降,呼吸作用速度下降,释放的CO2量减少 c、h 总光合作用速度大于呼吸作用速度,有机物积累 y>z>x 2y-x-zg 【解析】(1)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但是光合作用速率没有下降,所以是由于温度上升,呼吸强度增强,光合速度基本不变。 (2)如果中午12点时,Y曲线也下降,说明植物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植物叶片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下降。 (3)Z线的a点上升,其原因是温度下降,酶活性下降,呼吸速度下降,释放的CO2量减少。 (4)c、h两点二氧化碳既不吸收也不释放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5)能正常生长,c、d、e、f、h之间的面积是光合净产量,横坐标与k、a、b、c;横坐标与h、m、k之间的面积是呼吸作用量,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零。说明总光合速度大于呼吸速度,有有机物积累(或Z曲线与横坐标之间的正面积是光合净产量,Z曲线与横坐标之间的负面积为呼吸作用量,两者之和大于零,说明总光合速度大于呼吸速度,有有机物的积累)。 (6)从上午10时—下午4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从下午4时—晚上10时,置于黑暗环境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所以y>z;上午10时前植物光合作用弱,所以z>x。即y>z>x。 下午4时到晚上10时呼吸作用所用去的有机物的量是y-z,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片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量也是y-z,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y-x+y-z=(2y-x-z)g。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健康地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虽然是纯天然的草药,也有副作用,用药都要遵医嘱。

B.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因此有学生上高中第一次住校,不善与同宿舍同学交往,身处新环境长期不适应,也是不健康的表现。

C. 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要先清除口腔异物,疏通气道,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

D. 小刚上肢受伤,血液呈暗红色并缓慢而连续地从伤口流出,可以判断一定是静脉出血,可指压远心端止血

 

查看答案

2017年11月27日和12月5日, “中中”和“华华”这两只猕猴先后在我国出生。下图是“中中”、“华华”和它们诞生过程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中”和“华华”形成过程中核供体猴为同一只,它们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B. “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是由精卵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C. 猕猴与人亲缘关系较近,“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有利于促进对人类疾病的研究

D. “中中”和“华华”几乎没有个体差异,科学研究时可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对象

 

查看答案

图A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图B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该酶的最适温度是T2;图C表示一片小树林的空气中,CO2浓度在一天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D表示大豆种子还在泥土下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如果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开始使用的时候对某种害虫的杀虫效果非常显著,随着农药使用时间的延长、使用频率的增加,杀虫的效果会越来越差,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如图是根据实验测定的长期使用某农药后的害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证明,害虫原来就存在着抗药性比较强的个体,说明了农药使害虫个体产生了抗药性

B. 产生曲线AB段的原因是在使用农药的环境中,抗药性差的害虫由于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被淘汰掉了

C. 曲线BC段说明了害虫向抗药性逐代增强的方向发展,这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D. 防止或减少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方法主要有:轮换用药、混合用药、农药的间断使用或停用

 

查看答案

图表示Ⅰ~Ⅳ间的所属关系,其中I代表整个大圆,Ⅲ包含Ⅳ。下列符合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Ⅰ植物界    Ⅱ裸子植物   Ⅲ被子植物      Ⅳ双子叶植物

B. Ⅰ动物界    Ⅱ脊椎动物   Ⅲ无脊椎动物    Ⅳ鱼类

C. Ⅰ反射      Ⅱ非条件反射       Ⅲ条件反射        Ⅳ谈虎色变

D. Ⅰ大豆种子  Ⅱ子叶       Ⅲ胚            Ⅳ胚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