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某同学要了解本班同学的近视发病率.现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抽样调查法,任抽班上3...

某同学要了解本班同学的近视发病率.现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抽样调查法,任抽班上3组同学进行调查;

方案二:普查法,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1)哪一种方案获得的数据更准确?________ .当调查对象特别多时常采用________ .   

(2)某同学调查所在学校七、八、九年级近视发病率如下表,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近视发病率(%)

12

23

30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近视发病率有______的趋势;

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在右上角的坐标系中转化为折线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_ 透镜进行矫正.

 

(1)普查法; 抽样调查法; (2)增长; (3)凹. 【解析】解答:(1)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因此,普查法,获得的数据更准确.当调查对象特别多时常采用抽样调查法. (2)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高达60%,居世界首位,并且还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引起了人 们的高度关注.如图所示某同学调查所在学校七、八、九年级近视发病率调查结果.从中可以发现,近视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预计该校高二年级的近视发病率比九年级的发病率更高,达40%. (3)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因此近视眼是指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成像于视网膜前,看不清远处物体.因此,要想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因此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答案为:(1)普查法;抽样调查法; (2)增长; (3)凹.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 的特征,是生物________ 环境的表现.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 的特征.   

(3)红杏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具有________ 的特征.   

(4)“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 的特征.   

(5)从杏树反应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杏树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部分.

 

查看答案

生物都有遗传和           的特性。

 

查看答案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___________和繁殖。

 

查看答案

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的方式不同,即植物能通过     制造有机物,而动物直接从外界摄取食物.其次是一般来说动物能自由快速地     ,而植物不能.

 

查看答案

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