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大树底下好乘凉”,其主要原因是( ) A. 呼吸作用吸收热量 B. 遮光后气温...

“大树底下好乘凉”,其主要原因是(  )

A. 呼吸作用吸收热量    B. 遮光后气温较低

C. 蒸腾作用吸收热量    D. 风吹使气温降低

 

C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故“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该小组的同学选择甲、乙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探究的变量是_____

(2)该小组的豪豪同学特别爱动脑筋,他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收集到如下表数据:

光源与试管的

 

 

 

 

 

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

 

 

 

 

 

气泡数(个)

60

25

10

6

1

 

由此你可以得到一个启示,若要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在利用丙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他们对装置进行了遮光处理,其目的是避免植物的_____对实验的干扰。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移动方向是_____(填“向左”或“向右”)。

 

查看答案

东营市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目前已达到1039家,对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下图为东营润丰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模式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包括            条食物链,鸭能获得最少能量的食物链是           (写出一条即可)

2)昆虫和鱼存在           的种间关系。

3)水稻和鸭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             

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               

5)家庭农场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主要原因是                    

6)该家庭农场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请尝试从生态学角度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

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如农耕工具和耕种方法等农业技术的出现,将人类从狩猎时代带入了农耕时代。技术的发明需要依据科学原理,虽然人类社会早期的农业技术在今天看来极其简单,但它们却是成千上万年经验的积累。下面,就让我们找出这些农业技术对应的生物学原理。

1)用尖的木棍在田地划沟,以埋下种子,这主要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2)犁是一种用来翻耕土地的农具。犁的发明和使用使种子在萌发时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         

3)将庄稼成行成垅种植,主要有利于农作物获得更多的                

4)清除田间杂草,是因为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有           关系。

5)用动物的粪便作肥料,是因为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可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       

6)以上使用的技术中,能够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有         (填题目序号);与植物呼吸作用有关的有            (填题目序号)。

 

查看答案

下列图示中,图甲内①、②、③表示某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三个操作步骤;图乙为该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一个视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结构。

(2)图甲中,②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其目的是使细胞染色。

(3)图甲中①、②、③三个操作步骤,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中的正确排列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图乙中,出现a的原因是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5)图乙中,b处于视野的右下方,现要把它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标本应向________移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B. 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水量是不同的

C. 对于繁衍后代来说,雄蕊没有雌蕊重要

D. 桃的果实是子房发育来的,子房中的胚珠发育为种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