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 A. 3月15日 B. 3月12日 C. 12月3日...

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

A. 315日    B. 312

C. 123日    D. 910

 

B 【解析】试题分析:“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解析】 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即3月12日.后来到了1928年的4月7日,国民党颁布了植树令: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几年植树式.国民党之所以颁布这道令,是因为孙先生幼年就对“树艺牧畜”十分热爱的缘故.他在海外留学时,经常利用假期回故乡种植桑树.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是生命之源,干旱会使农作物大量减产或绝收,因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光合作用的另一个原料是

A. 二氧化碳    B. 有机物    C. 氧气    D. 叶绿体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措施不是为了保护我国的植物资源(   )

A. 义务植树    B. 保护每一片绿叶    C. “三北防护林    D. 毁林开荒

 

查看答案

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 减少经济支出    B. 减少固体垃圾

C.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 保护森林

 

查看答案

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 增高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C. 散失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D.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查看答案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分别是   

A线粒体和光

B叶绿体和光

C线粒体和有机物

D叶绿体和有机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