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人体屈腿和伸腿运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屈腿时,腘肌______,股四头肌______。这两组肌肉需_______才能完成这个运动。
(2)当发生膝跳反射时,叩击的部位是膝盖下方的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其接受传出神经传导的冲动后引起收缩,使小腿踢出。
太阳发出的可见光为白光,可分为多种单色光。这些单色光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否一致呢?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盆栽金盏菊上(植物只能接受与薄膜颜色相同的光),然后给予充足的光照。两周后测量叶片长度和宽度,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红光 | 橙光 | 黄光 | 绿光 | 蓝光 | 紫光 | |
叶长度 平均值 (cm) | 初始值 | 7.2 | 7.3 | 7.2 | 7.3 | 7.3 | 7.3 |
二周后 | 7.8 | 7.8 | 7.4 | 7.2 | 8.1 | 8.1 | |
增加值 | 0.6 | 0.5 | 0.2 | -0.1 | 0.8 | 0.8 | |
叶宽度 平均值 (cm) | 初始值 | 1.9 | 1.9 | 2.0 | 2.0 | 2.0 | 1.9 |
二周后 | 2.1 | 2.1 | 2.0 | 1.9 | 2.3 | 2.3 | |
增加值 | 0.2 | 0.2 | 0 | -0.1 | 0.3 | 0.4 |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叶片的生长情况能反映其______作用的强弱。
(2)由表可知,对植物生长促进效果最显著的是_____光,而没有促进效果的是______光。
(3)如遇到连续阴雨天,为了提高温室大棚作物产量,通常需要进行补光,一般采用白光而非单色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田鼠和猛禽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动物门。
(2)大豆田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3)大豆田处于a时期,田鼠密度较少,但在b点以后田鼠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曲线①相比,曲线②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_____。在实际生产中,农田周围可以合理_________来替代模拟树桩达到控制鼠害的目的。
初中生物实验中很多地方用到了碘液。下列实验中,碘液作用相同的是
①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②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③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④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⑤唾液的消化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2018年,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 首例灵长类动物——猕猴“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的基因都来自同一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其培养过程见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科学家培育猕猴的过程中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B. 这两只猕猴的性别都是雌性
C. 两只猕猴与“多利”羊的诞生过程相似
D. 理论上此技术可培育出大批基因完全相同的猕猴用于医学研究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70%的宫颈癌都与HPV病毒有关。我国在2017年8月引进HPV疫苗帮助女性预防宫颈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HPV病毒引发的宫颈癌一定会传染给其他人
B. 注射HPV疫苗后,可以100%预防宫颈癌
C. 所有女性都适合接种HPV疫苗
D. 注射疫苗预防宫颈癌,利用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