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

如图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_____瓶.

(2)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___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_____气体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的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需要穿过_____层细胞进入肺泡,然后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甲 乙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2 【解析】(1)明确了甲装置为吸气,乙装置为呼气,验证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那么甲装置是吸入的空气,起对照作用。 (2)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本实验装置只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验证氧的多少;乙装置为呼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乙瓶。人体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最根本的原因是全身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产生的,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毛细血管,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因此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需要穿过2层细胞进入肺泡,然后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AC段表示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CE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_____

(4)在曲线AC段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状态.

 

查看答案

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据此回答:

试管

加入清水

加入唾液

振荡均匀

温度

冷却后加碘

1

0

2毫升

37℃

2滴

2

2毫升

0

37℃

2滴

 

(1)为什么要放入37℃温水中_____

(2)实验的现象是(颜色变化):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c>a>d    B. a>c>d    C. a>b>c    D. b>c>a

 

查看答案

如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判断甲、乙各处于呼吸的什么时期?(  )

A. 甲、乙都吸气    B. 甲、乙都呼气

C. 甲吸气、乙呼气    D. 甲呼气、乙吸气

 

查看答案

人体吸收的氧最终去向是(  )

A. 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B. 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 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D. 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