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 A. 火的使用 B. 森林的大量消失...

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

A. 火的使用    B. 森林的大量消失

C. 地面的猛兽较多    D. 群体生活

 

B 【解析】试题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可见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桃花基本结构、果实结构示意图以及性状数量统计图,请据图分析

1.桃的果肉有红色与黄色;果皮有的有毛,有的无毛,这在遗传学上叫相对性状。_____

2.如果桃子体细胞的染色体是16条,则图一胚珠中卵细胞的染色体是16条。图一中⑤发育成图二中的果实。_____

3.如果把果肉是黄色、基因组成是BB的花粉,涂到果肉是红色、基因组成是bb的桃花的柱头上,则结出桃子的果肉颜色和基因组成分别是黄色、Bb。_____

4.若想让一棵桃树上能结出“久保”、“五月鲜”等不同品种的桃,则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嫁接。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1.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

材料二: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1)材料一中的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特异性免疫。_______

(2)材料二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________

(3)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______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判断下题。

(1)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图一中的④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后被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最先到达右心房。_______

(2)如果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则可能是图四中⑤发生病变。______

(3)若图二肺泡慢慢鼓起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舒张状态。血液由[A]流向[B]后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西瓜种子,进行如下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现象

光照

23℃

潮湿

全部发芽

光照

23℃

干燥

没有发芽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

 

 

A.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的关系

B. 材料要选择完整的活力的种子,并保证一定的数量

C. 甲组与丁组可以构成对照,说明西瓜子发芽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D. 实验表明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在所有细胞们都是成对存在的

B. 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 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 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包含一个基因

 

查看答案

枯叶蝶在飞行时身体呈鲜艳的黄色,偏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下列关于枯叶蝶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枯叶蝶的体色和体态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B. 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敌害的变异

C. 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枯叶蝶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

D. 为了应对敌害,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