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探究青蛙的视觉特点。( 螟蛾与青蛙“斗法” ) 螟蛾是田间害虫,青蛙是田园卫士,...

探究青蛙的视觉特点。( 螟蛾与青蛙“斗法” )

螟蛾是田间害虫,青蛙是田园卫士,二者水火不容。一天,螟蛾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它们的天敌——青蛙。螟蛾甲说:“青蛙跳得高,蹦得远,我们见了它要逃得快才好。”螟蛾乙说:“青蛙眼力好,让它瞧见就跑不掉了,还是想法躲起来好。”正说着,一只青蛙跳了出来,螟蛾甲叫了声“快溜”,张开翅就飞,螟蛾乙却静伏不动。结果螟蛾甲成了青蛙的美餐,而螟蛾乙却暂时逃过一劫。

请你在阅读以上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

①材料用具:甲、乙两只玻璃水槽,两只青蛙,活苍蝇和死苍蝇各6只。

②步骤:首先向甲水槽放入______,向乙水槽放入_______,然后各放一只青蛙,注意观察青蛙的捕食行为。

(4)实验现象:甲水槽中 _________。乙水槽中 ______________

(5)将死苍蝇用线吊起来,让死苍蝇动一动,观察青蛙的捕食行为。青蛙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蛙的视觉有什么特点 它对活的物体有反应 活苍蝇6只 死苍蝇6只 苍蝇被青蛙吃掉 没有被吃 也会被吃掉 蛙眼只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对静止的物体视而不见 【解析】试题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根据材料可提出问题:青蛙的视觉有什么特点?(2)作出假设:蛙眼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3)制定并实施计划: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由材料可知,此实验变量为物体的活动与静止状态,实验时,首先向甲水槽放入6只活苍蝇,向乙水槽放入6只死苍蝇,然后各放一只青蛙,注意观察青蛙的捕食行为,再将死苍蝇用线吊起来,让死苍蝇动一动,则青蛙也会跳起取食,这进一步说明了青蛙的视觉特点;(4)实验现象:甲水槽中苍蝇被青蛙捕食,乙水槽中苍蝇未被青蛙捕食,死苍蝇一动,青蛙会跳起取食;(5)将死苍蝇用线吊起来,让死苍蝇动一动,发现青蛙捕食死苍蝇;(6)得出结论:蛙眼只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对静止的物体视而不见(验证作出假设的成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蜥蜴比青蛙高等,主要体现在( )

A. 卵生    B. 用肺呼吸

C. 有四肢    D. 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

 

查看答案

下列不是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是 

A头部的感觉器官发达        B有了明显的颈部

C皮肤干燥,覆盖角质鳞片     D四肢退化

 

查看答案

判断下列四种动物的自我描述是否正确。

   (1)______     (2)______(3)______     (4)______

 

查看答案

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1)体色:皮肤的颜色总是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具有___作用。 

(2)皮肤:裸露,分泌___,游泳时可___;皮肤内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___,这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3)头部:呈三角形,可减少水中游泳时的阻力;头部有鼻孔、___、鼓膜等发达的感觉器官,是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 

(4)四肢:前肢___,后肢___,适于在陆地上___;趾间有___,适于游泳。 

(5)呼吸系统:青蛙有___,能从空气中吸收氧气,皮肤湿润,辅助呼吸。

 

查看答案

爬行动物是指( )

A. 能在陆地上爬着行走的动物

B. 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在陆上产卵,卵外有坚韧卵壳的一类脊椎动物

C. 体表有鳞片或硬壳的动物

D. 四肢短小,行动缓慢的动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