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是( ) A.鼓翼飞行 B.滑翔 C.拍打翅膀 D.以...

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是(    

A.鼓翼飞行       B.滑翔       C.拍打翅膀      D.以上三种都是

 

B 【解析】 试题分析: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靠双翼快速有力地扇击获得较大的升力和冲力;鼓翼飞行在鸟类中最为常见,故A错误; 滑翔是从高处向前下方的飘行,可以是在鼓翼获得足够的高度和推力后进行,并显示出不同幅度的波浪形飞行路线,同时滑翔也是鸟类着陆前的必要飞行方式;飞行时双翼上下运动,动作十分巧妙,能用最小的能量达到最大的速度,滑翔是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故B正确; 拍打翅膀不是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故C错误;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   )

A. 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B. 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 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D. 以上三项均可以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列科普文章,回答文章后的题目。

刺榆耐寒、耐干旱贫瘠,是优良的固沙树种,因其树枝有棘刺,生长迅速,也是营建生物围栏的理想树种。刺榆种子极易丧失发芽能力,有报道7月份进行发芽实验,种子发芽率为0,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某研究室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刺榆种子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实验,探究温度对刺榆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种子发芽率是衡量种子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为:发芽率(%)=种子发芽数/供试种子数×100,日平均发芽率(%)=发芽率/发芽天数(统计结果见图2)。种子质量的好坏不能单纯以发芽率来衡量,要综合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等种子活力指标。发芽势为最初几日内(发芽高峰期)的发芽率,其数值大小表明了发芽速率的快慢。活动指数则反映了种子发芽后幼苗的生长快慢。不同温度对刺榆种子发芽活力有不同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处理/℃

发芽势/%

活力指数

10

11.59

2.05

15

28.66

16.43

20

46.22

35.79

25

79.67

52.03

30

56.51

26.15

35

35.60

15.87

 

表1      不同温度对刺榆种子发芽活力的影响

实验前,对刺榆种子以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种消毒。实验设置10℃、15℃、20℃、25℃、30℃、35℃共六个不同温度处理,每个处理设置三次重复,每次重复随机选取100粒刺榆种子,采用滤纸法置于培养皿中,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种子发芽前需要适宜温度打破休眠。种子发牙芽以突破种皮≥1毫米为标准。实验过程中,每天记录种子发芽数,并保持滤纸湿润,直至连续两天无新种子发芽为止,视为发芽结束,统计种子发芽数,同时测量发芽种子芽长。

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找到了刺榆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1)原文中①处指的是种子的__________(结构)。

(2)由图2可以看出刺榆种子在10~35℃条件下均以发芽,发芽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_℃,当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发芽率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芽势表现为30℃明显高于20℃,活力指数则正好相反,图2和表1说明:__________。(选择恰当的说法,将其序号填到横线上)

a.相对较高温度的恒温条件,加速了种子打破休眠的过程

b.相对较低温度的司温条件,加速了种子打破休眠的过程

c.更快的达到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要求

d.对发芽种子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e.对发芽种了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4)刺榆广泛种植地我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在辽宁省章古台地区刺榆于每年的5月中上旬进行播种,因为此时地温的变化水平通常在__________℃之间。

 

查看答案

地雀的喙型与其食性有关。某进化学家对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达芙妮小岛上两种地雀:勇地雀(图1)和大嘴地雀(图2)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观察和研究。该岛上开始如何有勇地雀,其主要食物是较小的种子。但从1976~1978年持续的干旱使得一些植物严重减产,迫使勇地雀中的一些成员改食其他种子。随着气候逐渐好转,岛上充足的食物吸引了同样喜好大种子的大嘴地雀的光顾。由于大嘴的勇地雀斗不过大嘴地雀,选择的压力迫使着勇地雀们继续回去吃小种子。然而,2004~2005年一场干旱极大的激化了大嘴的勇地雀和大嘴地雀的食物争夺战。

(1)勇地雀中既有喙型较大的个体,又有喙型较小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

(2)勇地雀喙型大小的变化,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于__________的改变而导致。

(3)1976~1978年,勇地雀鸟喙的平均尺寸__________(增加/减小),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大种子/小种子)植物严重减产。

(4)大嘴地雀和勇地雀是竞争关系,由于大嘴地雀取食能力更强,迫使勇地雀只能吃小种子,因此勇地雀平均的鸟喙尺寸开始逐渐__________(增加/减小)。

(5)2004~2005年的持续干旱,导致两种地雀数量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大/小)嘴的勇地雀的数量占优势。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捡到一只受伤的小麻雀。经观察,同学们发现学校里有很多麻雀的巢,是哪家的麻雀“妈妈”丢了“孩子”?同学们希望小麻雀康复后回归父母的怀抱。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麻雀和“妈妈”之间能通过哪种(视觉/听觉)通讯方式,有效的让“妈妈”找到小麻雀。实验设计可用铅笔绘图并用简短文字说明设计思路,也可以使用文字描述设计。实验材料用具:小麻雀、鸟笼、遮光布、透明隔音罩、香水、温度计、望远镜、录音机、录像设备、放映设备若干。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种遗传性贫血症(简称A症)是一种由于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组成成分改变的疾病。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贫血。

近期,某个研究小组使用一种新的基因编辑策略,可以在生命最初始阶段对__________进行基因编辑,将错误的基因片段加以修复,纠正了导致A症的突变。这项技术还能够“关闭”某些基因,也能够给人增加特定的基因。对于带有某些遗传疾病的人来说,生一个经过基因筛选和编辑的试管婴儿或许可以避免孩子携带致病的基因。但是,目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学术界引起了的争议……

请根据资料及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A症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可以通过“补铁”来根治A症

b.A症是由染色体数目增多引起的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不可以生下患病的孩子

d.通过基因编辑,可以避免下一代携带致病基因

e.A症症状大多数表现为贫血

(2)从理论上可推测A症为__________(显性/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若夫妻双方中一方患病,另一方为A症基因携带者,则下一代有__________%的概率成为A症基因携带者。

(4)为了阻断父母携带的遗传病基因,可以以人类生命最初阶段的(见原文①)__________进行基因改动。

(5)请结合材料,谈一谈“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存在争议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