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2)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3)实验中1和2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1,2号试管都要在37℃下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此实验预期2号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4)实验结束后,该小组的同学还绘制了营养物质消化曲线图,图中曲线________表示淀粉的消化。

 

1和3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 37℃是唾液淀粉酶最适应的温度 变蓝 甲 【解析】上图中甲表示为淀粉的消化过程,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丙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下图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来验证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 (2)1、4、5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 (3)实验中1和2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1,2号试管都要在37℃下实验的原因是37℃是唾液淀粉酶最适应的温度。此实验预期2号的实验结果是变蓝;因为1号试管是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2号试管是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其变量是唾液。由于1号试管中有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2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遇碘变蓝。 (4)消化道中,口腔里只有消化淀粉的酶,胃里只有消化蛋白质的酶,从小肠里才有消化脂肪的酶,故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因此曲线甲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乙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丙代表脂肪的消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d、e表示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消化道内,蛋白质最终消化为[a]_____,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2)物质c出肺泡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物质b进入血液后将运输到组织细胞的_____中参与某种生理活动。

(3)比较血管①和②中的血液成分,①中_____的含量明显低于②的含量。

(4)上臂静脉注射的葡萄糖随血液运输至小腿肌肉细胞,被小腿肌肉细胞利用产生的c物质再随血液排出体外,在整个过程中,血液至少经过心脏_____次。

 

查看答案

如图中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来临时细胞的实验图,乙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图E的操作方法可避免_____

(2)甲图中图G所滴液体为碘液,它可把乙图内的[5]_____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3)若甲图的序列图标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步骤,则图D所滴液体应为_____

(4)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低倍镜下观察,现有某同学在观察中发现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移动。

(5)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可以输送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在果实营养组织的细胞中,糖类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乙图的_____(填数字)中。

 

查看答案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外出旅行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在外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下列采取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煤气中毒的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进行抢救

B. 擦破皮肤有血渗出时,可将出血部位消毒冲洗后贴上创可贴

C. 当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可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急救

D. 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120,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查看答案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并采取隔离措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

B. 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C. 麻疹病毒属于抗原

D. 麻疹疫苗属于抗体

 

查看答案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红灯停,绿灯行”属于复杂的反射

B. 完成“红灯停”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 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玻璃体的曲度

D. 信号灯形成的物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视觉中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