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

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用DDT处理.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

(2)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使_____的家蝇被淘汰,_____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_____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__________的家蝇都存活下来.

(3)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的方向是_____

(4)A、B两组分别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可行吗?为什么?_____

(5)请你利用所学知识,提一条既能控制家蝇又不污染环境的好建议:_____

 

DDT 没有抗药性或抗药性弱 抗药性强 遗传 有抗药性 没有抗药性 不定向的 不可行;实验次数不能太少,以避免偶然性带来的误差 利用生物防治或搞好环境卫生 【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用DDT处理,故该实验中的变量是DDT。 (2)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害虫的抗药性的产生机制是这样的:害虫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这些变异中包含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药物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样,一代代选择并积累下去,就产生了害虫抗药性。所以,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使没有抗药性的家蝇被淘汰,有抗药性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没有抗药性和有抗药性的家蝇都存活下来。 (3)首先家蝇存在两种变异个体:抗药性强的家蝇与无抗药性的家蝇。DDT使家蝇中无抗药性的家蝇死亡,而抗药性强的家蝇活了下来。因此,家蝇群体中个体的抗药性存在着差异,这说明生物变异的方向一般是不定向的。 (4)探究实验所用的生物实验材料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如果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其结果带有偶然性,得出的结论就带有偶然性误差。 (5)为了保护好环境,减少污染,在控制家蝇的泛滥的活动中,利用生物防治法或者搞好环境卫生,既保护了环境,又防治了害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大地巨子”﹣﹣大象是一种延续了 5000万年的物种,它曾经是地球上最占优势的 动物类群之一,现已发现400余种大象化石.如今大象却到了濒危边缘,目前仅有2属3 种:亚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有资料表明:1000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从森林变为较干燥的草原,大象的臼齿变得更长更坚硬,以便能磨碎比树叶更坚韧的草叶.

(1)研究大象进化的重要证据是_____,我们可根据_____来推测古代不同种类的大象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

(2)从变异类型角度分析,大象臼齿的变异属于_____(填“有利”或“不利”)变异,说明非洲东部环境对大象臼齿的进化具有_____作用.

(3)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自然界中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适应者_____,不适应者_____,这就是自然选择.

(4)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不断地进化.

 

查看答案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类型

数据

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

(2)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_____

(3)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_____的结果.

(4)桦尺蛾的发育和家蚕类似,它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_____这几个阶段(用箭头表示).

(5)如果严格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浅色桦尺蛾会_____(填“增多”或“减少”).

 

查看答案

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树干颜色深)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树干颜色浅),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164

46

164

92

无污染的非工业区

406

158

406

19

 

(1)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__________、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_____变态发育

(2)桦尺蛾的体色使它们在树干上不易被敌害发现,这种体色叫_____色.

(3)在工业污染区,_____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说明桦尺蛾的这种体色在工业污染区属于_____变异,而在非工业区,_____体色是有利变异,根据达尔文的观点,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变异是可_____的.

(2)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且不定向的.食物对长颈鹿颈部长短的各种变异进行了_____

(3)现代长颈鹿是颈都很长,主要原因是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古代颈短的个体_____,颈长的个体_____,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下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蜥蜴原种脚趾两种性状比例变化过程,请分析图解回答:

(1)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____;蜥蜴原种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性状,说明蜥蜴存在___________

(2)在蜥蜴进化过程中,有利性状个体生存下来,不利性状个体被淘汰掉,这个过程是_____________,该过程是定向的,其方向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3)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D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d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小岛上食物由于短缺,导致__________个体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__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