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在“观察植物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中,回答下列问题: (1)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

在“观察植物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中,回答下列问题:

(1)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及根尖外形: 对着光线先用肉眼观察试管内种子的幼根,找到的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______________

(2)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面切片: 根尖由根冠、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熟    区四部分组成。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像。

(3)根的吸收功能主要在根尖的哪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

(4)移栽幼苗,为什么带土移栽容易成活?___________________

 

根毛 分生区、 伸长区 放大 倒立 成熟区 带土移栽是为了保留幼苗的根系,以便移栽后很快成活,能及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解析】(1)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及根尖外形,对着光线先用肉眼观察试管内种子的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 (2)根尖由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组成,如图: 。我们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是倒立的放大的物像。 (3)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4)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此,移栽幼苗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棵2.5 kg的柳树种在装有90 kg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长到85 kg,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100 g。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惟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

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1)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 

(2)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你认为影响柳树生长的外界因素还有哪些?_________

(3)柳树吸收的水分中,一部分通过_____________ 合成有机物,而绝大部分则通过________________散失到空气中。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合成有机物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探究活动中,某小组的探究方案是:在四个洁净的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并将罐头瓶放倒。然后在四个瓶中各放入两张餐巾纸,并在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大豆种子。然后按照下表中的处理方式操作:

编号

l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方式

拧紧瓶盖

洒入适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酒人适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倒人较多的清水,使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然

后拧紧瓶盖

 

放人橱柜中

放橱柜中

放到冰箱里

放人橱柜中

 

(1) 实验方案的对照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方案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每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

(3) 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该如何设计探究方案?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_____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________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实验? ____

(4)为了保证成活率,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这样做又是为什么?_________

(5)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采用_________的方法避免。

 

查看答案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_____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_____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把甲放在_____下培养,把乙放在_____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绿,乙中的黄豆芽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具体步骤,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 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的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小时~4小时

③ 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 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人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颜色逐渐由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__

⑤ 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 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呈_______色,没有遮光的部分呈________________色。

(1)步骤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