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下图表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

B. 部分遮光的实验操作不必要,因为已经进行了暗处理

C. 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小烧杯内酒精无色

D. 滴加碘液和显色以后,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A 【解析】试题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析】 A、在进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对叶片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A正确. B、将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在叶片上形成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实验,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使实验更有说服力,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无色,小烧杯内酒精绿色,C错误. D、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D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将一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48h;

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a和b,并进行如图处理;

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h;

取a、b两片叶,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中,能够溶解叶片中叶绿素的溶液是_________。脱色后叶片变成色         

4实验结果:变蓝色的叶片是_________, 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的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再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

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⑤

 

查看答案

完成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叶片结构及功能的概念图

1          2          3        4        5        

 

查看答案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小烧杯内应分别放置(   

A.石灰水和清水         B.清水和稀碘液

C.生理盐水和稀碘液     D.氢氧化钠和清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