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 A. 氧气 B. 水 C. 二氧化碳 ...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

A. 氧气    B.     C. 二氧化碳    D. 阳光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有    的产生,此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   )

A. 二氧化碳,有光条件    B. 二氧化碳,无光条件

C. 氧气,有光条件    D. 氧气,无光条件

3.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

A. 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B. 光台作用能产生氧气

C. 呼吸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D. 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但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修改为(    )

A. 植物叶片太多,应摘掉些

B. 应扎紧袋口

C. 应给叶片涂上几士林

D. 袋口应扎在最下面一片叶以下,土壤之上

 

1.C 2.C 3.D 4.D 【解析】图示中的四套装置是验证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的常用的经典实验装置,甲装置在有对照组的情况下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乙装置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丁装置略作改进可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通常包括暗处理、对照实验、脱色、漂洗、滴碘、观察几个步骤,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在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玻璃罩中的天竺葵的叶子没有变色,仍是黄白色,而无氢氧化钠溶液的天竺葵的叶子变成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C正确。 3.丙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的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D正确。 4.丁装置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不妥之处,塑料袋应扎在茎的基部,将该装置放置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不显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

A. 胚根    B. 胚芽    C. 胚轴    D. 胚乳

 

查看答案

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分析回答:

(1)以上装置中能萌发的是_____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_____

(3)丁装置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____

(4)若(1)中你认为应该萌发的那瓶种子也不萌发,很有可能是因为种子_____或种子的_____不完整.

 

查看答案

下列两图中图一是图二B装置中的一片叶子,其中1、2代表某种气体;图二是一个探究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图二的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①若向A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幼苗的_____(填某生理活动)加强了,原因是种子的_____(填某生理活动)为幼苗提供了大量的_____气体.此时,图一中的2号气体主要代表的是_____

(2)如果将A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上述生理活动将减弱,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蚕豆叶片的横切面图,请据图回答:

(1)叶片的结构包括[1、2]__________、[4]__________和 叶脉三个部分.

(2)图中[3]是__________,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 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6]__________控制.

(3)[5]能对植物体内的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起到运输作用.其中,输送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