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 “...

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   )

A. 生活环境的不同    B. 体内有无脊柱

C. 运动方式的不同    D. 呼吸方式的不同

 

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我们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如题中的蚯蚓、蚕、蚂蚁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长颈鹿、鳖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任选题目一、题目二中的一个作答,两题都做,按题目一作答计分)

 

 

查看答案

人类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如图1 所示。受精卵发育的最初几天,组成胚胎的细胞尚未成熟,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完全相同,其中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为胎儿体内所有类型的细胞。这类未成熟的细胞被称为多功能的干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多功能的干细胞进一步分裂、分化形成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肝脏细胞等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这些经过分化后形成的成熟细胞,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保证了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即分化成熟的细胞不能再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状态。

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却提出假设:成熟、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阶段。1962 年,他用蛙做了细胞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 所示。约翰•格登通过这个实验及其后续的一系列细胞核移植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1997 年,通过“核移植”技术诞生的小羊多利,进一步证明了约翰•格登的假设。人们也将通过“核移植”技术进行繁殖的过程称为“克隆”。

(1)图1 中,A、B、C 过程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____实现的。D、E 过程中,细胞的形态、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称作细胞分化。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__________个体。

(2)约翰•格登的蛙细胞核移植实验中得到的青蛙Ⅲ,更像青蛙Ⅱ,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此实验结果说明: _____

 

查看答案

2017 年8 月3 日,北京发布高温蓝色预警:最高气温将达到37℃。在这个格外炎热的夏天里,像月季、三角梅这样喜欢晒太阳的花卉也由于温度太高,光线过于强烈,而被晒伤。下面左图就是被晒伤的月季,叶片上出现晒伤的枯斑,虽然仍是绿色,但已经发干变脆,出现明显的失水现象,感觉像被风干了一样。

植物是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散失水分,并降低叶面的温度,从而抵御高温的。当植物蒸腾作用水分散失速度大于根系吸水速度时,植物就会缺水,出现萎蔫现象。一般温度在35℃左右时,植物会用加快蒸腾作用的方式来降低叶面温度。但如果遇到持续的高温天气(超过35℃以上),植物则会关小或关闭叶片的气孔(如上面右图),减弱蒸腾作用,以避免高温引起过度失水。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蒸腾作用减弱后,即使环境中水分充足,根系也无法吸水或吸水速度很慢。这样的状态保持较短的时间,在环境适宜后可自行恢复;但如果时间过长,植物叶片会因为高温缺水而萎蔫枯萎且无法恢复。请分析回答:

(1)由上文可知,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_____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是_____,它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除此之外,这一作用还可以_____,使植物能够抵御高温。

(2)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区。水分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后,主要通过_____运输到其他器官,溶解在水中的_____也通过此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

(3)植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叶片会萎蔫、出现枯斑的原因是。

(4)俗语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为解释其原因,选择校园中的裸地、草地和灌木丛,用干湿温度计,连续测定了这三个地块的温度和湿度,取其平均值并记录于表中。根据

表格中的数据,解释“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有_____(多选)

a.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树下温度降低b.刮风可以带走大树周围空气中的热量c.树叶散失出的水分可以增加树下空气的湿度d.大树的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e.树叶散失出的水分蒸发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使树下温度降低

(5)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想验证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请帮助这位同学从右图中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_____(选择图中字母)。

②预期的结果是_____。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直,则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

 

查看答案

北京农业嘉年华展馆内展示了居室不同空间的绿化方式、植物搭配方案,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居室墙壁上挂壁培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__释放,更新居室空气;同时合成_____

(2)由于色素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植物叶片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植物细胞中能够储存色素的结构分别是叶绿体和_____(填写“液泡”或“线粒体”)。

(3)有人认为居室内挂壁培养的植物越多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_____。请应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小麦是世界各国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华北和黄淮地区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区域。

(1)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几百年前黄淮地区的农民对于小麦播种时期的经验总结。“寒露”节气大约是在每年10 月8 日前后,若“寒露”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是_____。除此之外,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还有__________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外形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这样的种子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图1 所示的_____(结构)中。小麦种子萌发时,先吸水膨胀,然后胚的各部分开始萌发。

(3)研究人员在小麦种子萌发4~44 小时期间,连续测定种子内有机物(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3 所示。淀粉含量随种子萌发时间延长逐渐_____,淀粉的彻底分解是依靠细胞的_____作用实现的,这一过程为种子萌发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