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德州西瓜素以个大、皮薄、果肉细嫩、甘美爽口而闻名全国。成为最闪亮的“明星水果”,...

德州西瓜素以个大、皮薄、果肉细嫩、甘美爽口而闻名全国。成为最闪亮的“明星水果”,吃西瓜消暑是很惬意的事。请解答:

(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_______

A.西瓜的红色果肉和黄色果肉            

B.大个西瓜和小个西瓜

C.西瓜皮的有条纹和无条纹              

D.甜西瓜和薄皮西瓜

(2)有人将幼小西瓜套上方形筐,培育出了方形西瓜,这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株红色果肉(RR)西瓜和一株黄色果肉(rr)西瓜杂交,收获后再种植,再收获的后代的性状比例是____________

 

D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3:1 【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人眼皮的单双等。 (1)西瓜的红色果肉和黄色果肉属于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是相对性状,A错误;大个西瓜和小个西瓜属于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是相对性状,B错误;西瓜皮的有条纹和无条纹属于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是相对性状;C错误;甜味西瓜和薄片西瓜随属于同一生物西瓜,但不是同一性状,所以不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2)变异指的是亲代与后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有些变异仅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有些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将幼小的西瓜套上方形筐,培育出了方形西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应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4)一株红色果肉(RR)西瓜和一株黄色果肉(rr)西瓜杂交,收获后再种植,再收获的后代的性状比例如图所示: 红色果肉:黄色果肉=3: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人的有耳垂(D)和无耳垂(d)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林同学对家人的该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爷爷

奶奶

姑姑

爸爸

妈妈

小林

有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1)爷爷和奶奶都有耳垂,但爸爸无耳垂,小林认为这是____________现象,爸爸无耳垂是因为体内缺少基因D,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

(2)据表中信息分析,爷爷和奶奶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姑姑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3)姑姑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X,其中的一条X染色体来自于_________,另一条X染色体来自于__________

(4)若爸爸和妈妈生育第二个孩子,则这个孩子和小林耳垂性状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冬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请根据研究冬小麦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作答:

(1)冬小麦茎的高矮、产量高低、成熟早晚等都是性状,生物性状的遗传一般是由DNA上的_____________控制的。

(2)冬小麦的高茎(A)和矮茎(a)是一对_____________,将两株高茎冬小麦杂交,收集全部种子共672粒种植,后代出现部分矮茎冬小麦。则子代中高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_______,矮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假如所有种子均发育成了植株,则理论上共有矮茎冬小麦____________株。

 

查看答案

科学家们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_____存在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__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____________(填“男”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乙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表示为_____________

(3)若甲、乙是一对夫妇,则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与乙产生的含有___________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结合,所生后代的性别表现为女性。

(4)甲、乙的眼睑性状均表现为双眼皮,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为单眼皮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

A. 射线和药物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 射线和药物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 射线和药物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 射线和药物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

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染色体数量的传递规律是(  )

A. 2n→2n→2n    B. n→n→n    C. n→2n→n    D. 2n→n→2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