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 (1)下表格中的数据表示ABCD四台显微镜的放...

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

(1)下表格中的数据表示ABCD四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析回答问题:

 

目镜

物镜

A

10X

10X

B

5X

40X

C

16X

20X

D

16X

40X

 

[1]如果观察同一标本的同一区域,视野内细胞数目最少的是__;[2]物镜距离标本最近的是__

(2)图1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__

(3)图2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你认为__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__,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玻片时__

显微镜的使用:

(4)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图3的__

(5)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 

(6)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__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C.黑藻叶片细胞      

D.菠菜叶肉细胞

 

D D 将装片向左平行移动 B 气泡 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下 D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A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与实物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有黑边的圆形,轻压可以变形移动,细胞没有。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如果观察同一标本的同一区域,视野内细胞数目最少的是D,物镜距离标本最近的也是D。 (2)因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图甲物像偏左,应向右移动,因此装片应该向左平行移动。 (3)B同学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没有气泡,而A同学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气泡(圆形有黑边的气泡),因此B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为了避免气泡的产生盖片时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就会发现水滴会沿着盖玻片的边缘向两边散开,这时慢慢地把盖玻片放平,水就会从一侧均匀地赶向另一侧,不容易产生气泡。(4)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都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画图。所以D正确。 (5)细胞流动实际上是由于细胞外面加的生理盐水过多,直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旁边用肉眼看着吸收一部分水就可以了。由于水少了,细胞就不会漂浮在水上面,所以就不会游动了。 (6)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因此只有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才有叶绿体,如黄瓜表层果肉细细、黑藻叶片细胞、菠菜叶肉细胞等。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地下,属于不见光部分,不含叶绿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模式图,请回答: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A]__、[B]__、[C]__、[F]线粒体.

(2)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甲,原因是它有与动物细胞不同的结构,分别是[D]__[E]液泡、[G]__

(3)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C]__

(4)植物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__,储存在__

 

查看答案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

(2)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其中,鹰与蛇的关系是__

(3)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__,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肉动物__

(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2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

 

查看答案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明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明亮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

某学生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参考(见下图).使用该显微镜观察某组织时,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 ③和⑤    B. ④和⑥    C. ①和④    D. ②和⑥

 

查看答案

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3个    B. 5个    C. 7个    D. 9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