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有人对中华蟾蜍如何应对捕食者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用易拉罐模拟捕食者,在野外找到...

有人对中华蟾蜍如何应对捕食者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用易拉罐模拟捕食者,在野外找到中华蟾蜍后,分别用易拉罐模拟捕食者从水平方向、45°方向和90°方向对蟾蜍抛过去,进行模拟攻击.同时记录下蟾蜍躲避攻击的行为,经过对7只中华蟾蜍进行模拟攻击的研究后,分析数据,发现如下规律:

捕食者来袭方向

中华蟾蜍躲避方式

备注:模拟捕食者均从离地面1M高度、离蟾蜍1M距离的位置开始袭击

水平方向

静止不动

45°方向

后退或向侧后方连续两次跳跃躲避

90°方向

向侧后方连续两次跳跃躲避

 

(1)①研究为什么要在野外并且不惊扰中华蟾蜍的前提下进行?___

研究使用了7只野生中华蟾蜍,为什么不只用1只?______

对中华蟾蜍行为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选填观察法/实验法”)

(2)蟾蜍受到水平方向攻击时,表现出静止不动这种的现象属于动物行为吗?___

(3)蟾蜍受到攻击时,能够躲避,是一种_______行为(选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对来自不同方向捕食者的来袭,蟾蜍能够采取不同的躲避方式,你认为是一种_____(选填:先天性/学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对于一只成年的蟾蜍,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中,更多的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___为什么?____________

 

(1)①控制变量; ②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实验数据; ③实验法 (2)属于 (3)先天性; 学习性; 是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下,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4)学习; 只有学习行为才能够适应多变的复杂环境.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通过用易拉罐模拟捕食者从不同的方向攻击中华蟾蜍,来探究中华蟾蜍对攻击所采取的不同躲避方式;本实验的变量是方向,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中华蟾蜍对受到的攻击能够躲避是动物的一种先天性行为,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蟾蜍能够对不同方向的攻击做出不同的躲避方式,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和学习获得的一种行为,是动物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①本题是通过用易拉罐模拟捕食者从不同的方向攻击中华蟾蜍,即从水平方向、40°方向、90°方向来探究中华蟾蜍对攻击所采取的不同躲避方式,本实验的变量是方向,实验中为了控制实验的变量,所以不要惊扰中华蟾蜍; ②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7只中华蟾蜍,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实验数据; ③对中华蟾蜍行为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法; (2)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分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现象上分有觅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等行为;蟾蜍受到水平方向攻击时,表现出“静止不动”这种的现象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 (3)中华蟾蜍受到攻击,能够躲避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对来自不同方向捕食者的来袭,蟾蜍能够采取不同的躲避方式;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4)对于一只成年的蟾蜍来说学习行为会更多一些,动物在复杂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适应环境会通过经验和学习获得一些行为,所以学习行为会更多一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蝗虫身体分为头、胸和__部,头上一对分节的__

(2)蝗虫的运动器官是____都着生在胸部.

(3)蝗虫的体表有__,其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__蒸发的作用.

 

查看答案

经常做引体向上,可以让上身的肌肉得到锻炼,练出健美的体型.做引体向上时,需要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1)手臂用力,拉动身体向上运动,此时图1处于收缩状态的肱二头肌是__(填序号);肌肉收缩时拉动前臂绕着肘关节__(填序号)发生运动.此时肱三头肌呈现__状态.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肌肉的协调配合,需要__系统的调节.做引体向上时,各系统互相配合使肌肉细胞获得足够的能量.

(2)肌肉细胞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对有机物的分解,此过程需要消耗__和氧,图2表示肌肉细胞获得该物质的途径,请模仿该图在其下方空白处画出肌肉细胞获得氧的途径.____

 

查看答案

请你说出一种能随着饮食进入人体的寄生虫,然后说说要怎样预防它进入你的身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动物的类群的部分知识导图,请据图作答

(1)根据体内有无__,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图中的序号相应的内容分别是:___、②___、③___

(3)鱼类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可以___,有的还可以供人类观赏.

(4)A、B两种动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的是___,因为它的卵表面有坚韧的___保护,生殖和发育都脱离了对___环境的依赖.

(5)请写出2点关于鸟类比“B”动物分布范围更广的理由___

 

查看答案

把下列左边的结构和中间的动物以及右边的动能用直线联系起来.

四、综合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