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 口腔 B. 小肠...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 口腔    B. 小肠    C. 大肠    D.

 

B 【解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应多吃(  )

A. 含有蛋白质的食物    B. 维生素C的食物

C. 维生素A的食物    D. 维生素D的食物

 

查看答案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

A. 亚洲温带地区    B. 非洲热带丛林    C. 澳洲地区    D. 欧洲寒带地区

 

查看答案

分析下列实验探究,确定动物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行为:

①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回答问题: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____________行为,是由体内________决定的。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__行为,是受________的影响,通过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哺乳动物的能力________

(4)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群体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________;蜜蜂有雄蜂、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蜜蜂具有________行为。

(5)蟾蜍和大黄蜂的发育过程相似,它们幼体的结构、生活习性与成体有较大的差异,这样的发育叫____________

(6)蟾蜍和青蛙都能消灭大量的农业害虫,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________技术,其短期效果虽不如化学农药,你知道它具有什么优点吗?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请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   过程,使细胞的数量增多,表示细胞的过程,使细胞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2)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组织。

3)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

4)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查看答案

如图甲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 ℃时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设计的实验装置,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Y点表示植物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________;如果本实验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到25 ℃,则图甲曲线中的Y点将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X点将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曲线YZ段代表的含义是温度为30 ℃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乙所示装置研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时,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灯光不会影响广口瓶内的温度,),观察有色液体的移动情况,判断________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如果实验中,每隔15分钟改变一次灯与广口瓶之间的距离,则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黑藻产生气泡的速率会越来越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①________减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减少;②________逐渐减少,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