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近海发生了9.0 级强烈地震和海啸,并引发核电站...

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近海发生了90 级强烈地震和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强震发生后,中国派出的救援人员及时赶赴日本,并送去了大量救援物资。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救援者,请解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发现某人受伤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喷射状流出,可以判断是        血管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近心端止血。

2如果遇到失血过多的人,应按照输               的原则,及时给予输血救治。

3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的             ,不能盲目用药。

4为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5为防止灾区的儿童得病,医生给他们注射疫苗,使其体内产生相应的        ,从而具有抵抗某些疾病的能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6日本的地震及海啸引发了核辐射,致使某些中国人疯狂地购买碘盐,虽然碘是合成            激素的主要原料,但专家解释:食用碘盐对预防核辐射的作用并不大,相反食用过多还会带来其他危害,最终“抢盐”事件得以平息。

 

(1)动脉;(2)同型血; (3)说明书(使用说明); (4)切断传播途径; (5)抗体;特异性; (6)甲状腺 【解析】 试题分析:(1)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血管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射状流出,这时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近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2)及时输血是抢救大量失血患者的最好措施,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造成红细胞凝集而阻碍血液循环,反而加重了失血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3)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给病人服用前,都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4)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5)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协助吞噬细胞来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6)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但碘盐对预防核辐射的作用并不大,因此抢购食盐是一种盲从之举。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输血的原则;出血的初步护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报名参加了1 500米的比赛项目。下面是相关纪实材料和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Ⅰ、Ⅱ表示血管类型,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

早晨,小明吃了丰盛的早餐:面包、蒸鸡蛋、生菜、牛奶。到了学校,开幕式结束后比赛开始,小明听到枪声,立刻冲了出去。比赛中,小明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后100米冲刺了,同学和班主任在终点为他加油呐喊,他咬紧牙关第一个冲到了终点。由于冲刺过猛,他摔倒在地,擦伤了膝盖。班主任老师赶忙扶起他,这时小明才感到疼痛难忍。

(1)小明吃的面包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小明的血液中a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由________分泌的。

(2)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小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进行甲图中④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状态;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丙图的途径是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3)甲图中若D代表肾脏,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血管Ⅰ、血管Ⅱ中流动的血液类型分别是________;与平时相比,在此次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明显增加的途径有________(填甲图中数字)。

 

查看答案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乙为C装置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一段时间后,抽取B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______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

(5)对图甲C装置中的叶片进行脱水称重,欲使其质量最大,结合图乙中的曲线应选择____________点左右摘取叶片。

 

查看答案

图中的棉花是基因工程的成果,有关此棉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它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 它的抗虫性状不能遗传

C. 它的种植能减少农药的使用

D. 抗虫棉花品质优良

 

查看答案

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如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②表示呼吸作用

B. 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 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查看答案

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 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 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