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1号试管:加入馒...

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

(1)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__________色。

结果分析:

(2)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__________

(3)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5)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________就开始被消化。馒头变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唾液的分泌有关。

(6)实验中水温为37℃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 麦芽糖 清水不能使淀粉分解 没有充分搅拌,部分淀粉没发生变化 口腔 牙齿 舌 模拟口腔温度 【解析】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里的清水对淀粉无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选用1号试管和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1号试管为实验组,3号试管为对照组,3号试管中的馒头块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小,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唾液存在于口腔中,因此淀粉的消化始于口腔。 (1)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蓝色。 (2)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3)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清水不能使淀粉分解。 (4)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没有充分搅拌,部分淀粉没发生变化。 (5)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口腔就开始被消化。馒头变甜与牙齿、舌、和唾液的分泌有关,让唾液与淀粉充分的混合分解为麦芽糖。 (6)唾液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酶的活性最强,因此实验中水温为37℃是因为模拟口腔温度。 点睛: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是[    ]_______

(2)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 _______

(3)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____________

(4)胎儿产出和月经流出的通道是[    ]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请依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各字母所示结构分别为:A____B ______C______D _______

(2)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正在完成____________动作(回答“吸气”还是“呼气”)。

 

查看答案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发现_______血管只允许______细胞单行通过。

 

查看答案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的蛋白质,呈   色,它在氧含量   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查看答案

输血时,应以输入 _____型血为原则;可以少量接受任何血型的人的血型是_______,小周既能给A型血的人输血,又能给B型的人输血,小周的血型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