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小明同学测量了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下列说法...

小明同学测量了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575

755

906

中午

400

611

731

晚上

461

674

853

A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木丛

B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

C表中数据表明,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都有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

D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90.6)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40.0)的是裸地,A正确;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B正确;表中数据表明,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与裸地相比空气湿度均高于裸地,因此植物都有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C正确;将干湿计放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位置,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而不是放在地上,D错误。 考点: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食物肉共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能量及毒素最多

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

 

查看答案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这是 

A海豹对环境的影响     B海豹为捕获更多的食物

C海豹对环境的适应    D海豹为抵御敌害

 

查看答案

决定生物进化的内、外在因素分别是 

A环境因素 遗传和变异    B适者生存  遗传和变异

C遗传和变异 环境因素   D生存斗争 环境因素

 

查看答案

科学家根据始祖鸟化石得出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结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    B比较   C推测   D分类

 

查看答案

在某生态环境中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调查其数量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其数量如图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兔子毛色的不同颜色是相对性状

B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白色兔

C浅色兔子为适应环境毛色发生深色变异

D不同毛色兔子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