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下图所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据图回答: (1)光、CO2、...

图所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据图回答:

 

(1)光、CO2、H2O等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图中生产者是          

(2)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        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

(3)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               

(4)铅中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我国某地曾发生了16起血铅事件。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1)非生物;绿色植物 (2)卵、若虫、成虫 (3)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4)蛇 【解析】 试题分析: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光、CO2、H2O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 (2)螳螂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且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不明显,因而叫做不完全变态。 (3)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图中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4)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其浓度也随着生物体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蛇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其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应该是最高。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将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有①抗生素②维生素③蛋白质④淀粉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如下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由实验设计中可以知道,小明想探究何种营养成分对蟑螂发育的影响

 

A.④     B.①②③    C.①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内耳→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尿液

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查看答案

在一次车祸中,一青年左大腿股骨骨折,皮肤受到创伤,失血200毫升。对这样的伤员,下列治疗措施没有必要的是

A.股骨复位固定         

B.输血200毫升,及时补充血量

C.皮肤伤口做止血处理   

D.注射抗菌素,防止伤口感染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霉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如黄曲霉可能致癌

B.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环境中

C.春天可以到野外采食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D.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查看答案

近期,山东省红十字会对外宣布,已将某县冯某捐献的多个器官成功移植给了五名等待移植的重病患者,使他们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传染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