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在地球上曾经一度繁盛,从2.25亿年前至今,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减少,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人类大量捕捉两栖动物
C.气候干燥,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
D.大量的两栖动物发生了变异
青蛙的生殖方式为(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下列选项中能够最恰当地解释图中兔子背部毛色变化的是( )。
A.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B.兔子的身体内产生了局部可遗传的变异
C.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基因发生改变
D.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小蝌蚪用鳃呼吸
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抱对
C.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下列动物的发育过程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
A.蝗虫 B.青蛙 C.蜜蜂 D.山羊
做“观察鱼的血液微循环"实验时
(1)当鱼初接触湿棉花时马上跳动,这一反应属于 (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2)在显微镜下观察尾鳍时,找到了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此血管的名称是 ;
(3)实验中由于小鱼时常跳动导致观察困难。小鱼跳动是否与湿棉花的温度有关?为此,小科进行了如下探究:先用20℃水浸泡后的棉花覆盖在一组小鱼上,然后计算小鱼在5min内的平均跳动次数;过一段时间后,再先后用15℃和10℃水浸泡后的棉花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温 度 | 20℃ | 15℃ | 10℃ |
平均跳动次数 | 15 | 12 | 7 |
本实验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