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常常需要借助显微镜,以下有关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目的,相符合...

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常常需要借助显微镜,以下有关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目的,相符合的是(  )

A.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寻找白细胞时,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可使右上方的像移到视野中央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时,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C.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D.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需要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

 

C 【解析】 试题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因此视野内的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细胞体积由小到大;放大倍数增大但视野变小,故通过的光线变少,因此视野的亮度由亮变暗; 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可以调节镜筒,粗准焦螺旋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让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据此解答. 【解析】 A、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可使左上方的像移到视野中央,A不符合题意;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时,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B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C符合题意; D、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要用碘液染色,不是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让物像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说英国一名父亲18年坚持为女儿拍“每日一照”,演绎了天下父母大爱,也记录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的过程.与“女大十八变”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是(  )

A.睾丸   雄性激素    B.子宫  月经

C.卵巢  雌性激素    D.子宫  雌性激素

 

查看答案

纪实片《穹顶之下》引起了全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广泛关注.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通过扩散作用由外界空气进入肺泡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

C.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

D.PM2.5吸入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

 

查看答案

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到呱呱坠地的婴儿(如图),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奇和感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表示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

B.乙沿输卵管移动,植入增厚的子宫内膜完成着床

C.从甲到丙表示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D.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娩出后,才开始进行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

如表是“探究子叶的不同处理对花生幼苗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组别

子叶处理

株高(cm)

主根长度(cm)

须根

叶片数

a组

保留两片

10.1

18.25

发达

26

b组

保留一片

7.2

14

较发达

19

c组

去除两片

0.8

3.8

极少

9

由此分析可知,该实验(  )

A.证明胚是植物体发育所必须的结构

B.实验组为a和b,对照组为c

C.实验组为a和c,对照组为b

D.实验组为b和c,对照组为a

 

查看答案

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了俄罗斯科研人员的最新成果.科学家复活了3万年前的植物种子,种出了开白色花朵的草本植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色花朵要结出种子需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

B.种子种的胚芽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C.该植物的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

D.该种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