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图是冬暖式蔬菜大棚剖面图.请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回答: (1)在蔬菜生长旺盛时期,...

图是冬暖式蔬菜大棚剖面图.请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在蔬菜生长旺盛时期,透明塑料膜内侧常有一些水滴.这些水滴主要来自植物的     

(2)菜农采用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     

(3)无土载培也称溶液栽培,你认为培养液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4)菜农常常对大棚内的土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大棚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CO2浓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一般会比大棚外种植的出苗早而且整齐,主要原因是大棚内能保持     

(6)在冬季的白天,天气晴朗时,有的农民会在自家的大棚内燃放沼气.试分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蒸腾作用 (2)增强作物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利于有机物积累 (3)浓度适宜,含氮、磷、钾等各种营养物质 (4)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能够产生大量的CO2 (5)较高的温度 (6)因为白天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 (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从体内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植物根吸收来的水分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出去了。因此在大棚内,在蔬菜生长旺盛时期,蔬菜的蒸腾作用很旺盛,就会有大量的水分散发出来在透明塑料膜内侧因冷凝结成水滴; (2)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要想提高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让合成的有机物多而分解的少,就会有更多的有机物剩余,就会增产.白天增加光照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温度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夜晚适当降温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分解的有机物少,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积累,进而增产。 (3)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植物植株的生长,使其健壮,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提高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助于植物耐过严寒的冬天.含钾的无机盐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抗病抗倒伏能力。因此营养液的营养要满足植物对氮、磷、钾的需要,且要浓度适宜,因为浓度太大会使植物根细胞失水而造成烧根现象。 (4)有机肥主要是农家肥含有很多有机物,而土壤中有很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浓度。 (5)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一般会比大棚外种植的出苗早而且整齐,主要原因是大棚内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6)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所以在大棚内烧煤球炉是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并适当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提高黄瓜的产量。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蒸腾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发芽情况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1)根据甲乙两组或丙丁两组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      .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      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把萌发的豌豆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豌豆植株,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这种性状特征的遗传是由细胞内的      控制的.

 

查看答案

阳光、温度、水分、肥料以及二氧化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请围绕这些因素分析回答:

(1)为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应如何控制温室内白天和夜晚的温度?

(2)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水分和无机养料完全充足的情况下,为达到可控温室内植物增产的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不断向温室内补充      ,试写出相应的物质转化表达式:     

 

查看答案

我国的古典诗词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蕴涵一定的科学道理,试分析下列诗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江水变绿的主要原因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著名诗人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名句,试分析所蕴涵的生物现象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隐含的一条食物链是     

 

查看答案

禽流感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全身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都会受到感染.此外,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问题:

(1)禽流感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样,结构简单,仅有蛋白质外壳和      组成.

(2)该病毒属于      病毒类型,其生活特点是     

 

查看答案

近几年我国大力开发西部建设,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

(1)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是      问题,它属于生态因素中的      因素.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生态系统中的     

(3)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了沙尘暴,这中现象说明森林等植被在      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沙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