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好,但到了80年代效果却不好,其原因是( ) A...

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好,但到了80年代效果却不好,其原因是(  )

A、80年代的DDT质量差

B、稻螟长期污染 DDT,体表产生了保护膜

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的比例增大

D、长期使用DDT,使稻螟体类产生抗体

 

C 【解析】 试题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20世纪6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到了8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不好,其原因是选择作用使得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 考点:自然选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

 

查看答案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开始于(    )

A、绿色植物         B、食草动物     C、食肉动物         D、人类

 

查看答案

1859年英国伟大的自然学家达尔文发表了(   )

A、《本草纲目》      B、用进废退学说

C、细胞学说         D、《物种起源》

 

查看答案

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A、两栖类、蕨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查看答案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某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太高                B、这些物种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C、生物太多,食物缺乏      D、这些生物遗传物质改变太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