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两地出产同种西瓜,A地西瓜比B地的要甜些.经实地考察,在西瓜生长季节,A、B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一样,而昼夜温差如下表.据此将下面关于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强弱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平均温度(℃) | A地 | B地 |
白天 | 35℃ | 35℃ |
夜晚 | 12℃ | 26℃ |
(1)A地西瓜比B地的甜,推知A地西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B地的 (甜“多”、“少”“一样多”)。
(2)由于A、B两地的西瓜是同一品种,因此有机物含量多少的差别应是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而不是其体内的 决定的。
(3)作物(西瓜)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 进行呼吸作用,而两地外界环境条件的唯一差别为 的温度,所以呼吸作用的强弱影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进而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又因为A地比B地夜晚温度低,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为 。
人类的正常基因由A表示,白化基因由a表示,试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该母亲的基因型①是 ,可以产生 种卵细胞.③处的表现型(性状)是 (填“正常”或“白化病”)
(2)若该夫妇生下的第一个小孩是正常的,再生第二个小孩是白化病的概率为 .
(3)《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生物学道理是 .
请分析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进入系统A的动力来自肌间肌和 的收缩和舒张.③进入循环系统后依靠血液中的 来运输,最终在组织细胞中 处被利用.
(2)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B系统后在 开始被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 .
(3)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物质⑥可通过肾脏器官中的 重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检查C中发现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你认为可能是图中肾脏的 发生病变所致.
以下是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的探究活动过程中:A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B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C将2支试管充分震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D待冷却后加入2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对 有消化作用. 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呈 ,原因是
(3)上述实验B中,若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只向2 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实验结果也与上述相同,可是这样做不符合科学探究中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原因是: .
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会发现它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体节.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 ,它靠近蚯蚓身体的 端.因此,可以借此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
(2)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
(3)取两条蚯蚓,一条放在糙纸上,另一条放在有水的光滑玻璃板上,爬行较快的是 上的蚯蚓.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 .
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深山里的秘密)﹣﹣中国小鲵,是衡阳市三位女中学生重新发现的.经华南师范大学沈猷慧、邓学健等专家教授鉴定:认定她们新发现的“狗头娃娃鱼”就是中国小鲵.它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她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因此获得了“英特尔英才奖”.三位女中学生在考察中国小鲵生态习性时,绘制了如图食物网简图.据图请回答: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缺少 部分和 者.
(2)图中有 条食物链,蛇和鹰是 关系.
(3)中国小鲵现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亲爱的同学,你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哪些合理化保护措施呢?(任提1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