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法国一科学家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

法国一科学家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病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体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进行注射.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进行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______免疫,其原因是______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削弱的炭疽病原菌,它进入羊体作为______起作用,使体内产生具有免疫力的物质,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______
(3)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__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特异性免疫.解答时可以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原理、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析】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 (1)实验中甲组绵羊用病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体注射,它进入羊体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表明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并且抗原已被消灭,在第二次注射时,炭疽病的病原体已侵入,抗体立即与之结合,从而消灭抗原,因此没有发病,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削弱的炭疽病原菌,它进入羊体作为抗原起作用,使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具有免疫力的物质即抗体,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3)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故答案为: (1)特异性;第一次处理后,体内已产生了抗体; (2)抗原;蛋白质; (3)对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关“细胞、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五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中
B.染色体就是DNA
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在DNA上
B.DNA主要在染色体上
C.染色体是基因的基本单位
D.一个DNA上有许多基因
查看答案
种子的主要部分是由( )发育而来.
A.卵细胞
B.受精卵
C.极核
D.受精极核
查看答案
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长大成人后,弟弟比哥哥高5厘米.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哥哥的子女一定比弟弟的子女矮
B.弟弟长得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兄弟俩的身高差异可能是环境造成的
D.哥哥长得矮能传给后代子女
查看答案
艾滋病(AIDS)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由艾滋病(AIDS)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请问该对策的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探究病毒结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