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题目:19世纪60年代学习西方的变革 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学习西方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而此时的中国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了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具有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通过国家大力兴建铁路,发展国家的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此外,还通过明治政府的力量,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这样,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近代化。

材料二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指出日本人“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日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并说明这种“神话”对19世纪末中日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查看答案

整个人类历史上,每逢弱的社会遇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反应:一是退却和逃避,二是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与西方作战”。19世纪期间,符合第二种反应的是(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者认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下列各项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南北战争使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B.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

C.南北战争为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D.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查看答案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为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能折断。”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他们友情的纽带,指美国和宗主国英国的关系

B.关于黑奴的存废问题引发了双方纽带绷紧

C.双方纽带绷紧结果最终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D.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友情的纽带最终折断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