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

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下面图片中能反映该歌曲创作背景的是(   )

A. B. C. D.

 

A 【解析】 通过材料“松花江上”“同胞”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东北后对其大肆烧杀抢夺的场景,东北人民抵抗日军侵略,开展游击战争。A图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B图是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C图是淞沪会战,D图是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材料二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总额达到13亿美元左右。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国共两党在抗战问题上有哪些共同点?

(2)据材料二,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有哪些变化?

(3)据以上材料,归纳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由此可见,抗日战争的胜利

A.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从根本上消灭了法西斯主义

C.捍卫了我国主权和领士完整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一份描述重庆大轰炸后状况的报纸摘要,这表明了抗日战争胜利主要原因是(    )

 

有许多难民,即使是平时不关心国事的这一次经过敌机狂炸的教训后,他们都自发的要求做救亡工作,甚至有许多儿童,他们曾向孩子剧团要求参加服务工作,也有不愿再随父母逃亡到乡下,要求进保育院去受战时教育的

 

A.广大社会青年的积极响应 B.海外华侨华人的积极参与

C.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 D.政府抗日救亡教育的开展

 

查看答案

“他(毛泽东)当选为这次全国党代会的筹备委员会主席……1945年这次会议召开,……他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书记处和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另外,他的思想被接受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查看答案

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该漫画的寓意主要是

 

A. 得道多县,失道寡助

B. 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C.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D. 地大物博,中国必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