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样做必须借助于强化中央政权对市场和贸易的统制,并在一段时间内以强制性的方式割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行政部门对经济的控制越强,经济本身增长的能力便相应地越弱,从而导致增长的速度最终缓慢下来。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发展道路确实具备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工业化所不具备的优势。它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其方式是?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材料二中,“斯大林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列举斯大林在苏联前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实践这一方针采取的措施?这一方针对苏联的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式的经济发展道路的特点?

(3)邓小平曾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结合以上材料,纵观各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1)特点:自由主义工业化或“自由放任”;标志:美国罗斯福新政;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选①:措施:农业集体化;影响:加快了苏联工业化进程,但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不协调。选②特点: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3)任何经济模式都应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应根据国情选择经济模式并不断调整,防止僵化;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英、法、美工业化的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可知,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是自由主义工业化或“自由放任”;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其方式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他实施了新政,改变对经济发展自由放任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经济缓慢发展起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2)①依据所学可知,斯大林在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实际上是牺牲农民的利益来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所以说“斯大林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这一方针加快了苏联工业化进程,但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不协调。②据材料三“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可知,苏联式的经济发展道路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任何经济模式都应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应根据国情选择经济模式并不断调整,防止僵化;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二战时期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示意图。图中序号所示地区发生的事件,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世界规模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一历史时期德国的地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A.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B. 苏联建立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 “欧共体”诞生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

B.苏联(俄)工业产值增减情况

C.苏联(俄)农业产值增减情况

D.美国经济发展总量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局对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的雇主颁发蓝鹰标志,并号召消费者购买标示蓝鹰标志的产品。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图漫画,这表明作者

A.质疑罗斯福新政侵犯自由 B.拥护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C.指出集权思想的弊端 D.坚决反对法西斯主义

 

查看答案

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则因提出进化论,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二者的学说都(  )

A.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B.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