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写诗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大门前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唐代人把进士及第比喻为登龙门,说的是一个读书人考上进士后能“一举成为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就成为我国古代读书人的荣身之路。张籍所谓“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万里尽传名”,就是说一旦金榜题名,就能名扬天下。而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则是写读书人中举后的喜悦心情。

(1)材料一中,唐太宗这句话主要阐述什么关系?他为处理这一关系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在哪个朝代得以完善?唐代科举中哪一科最被人们重视?殿试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创立的?

(3)根据材料三分析,唐代人为什么把进士及第比喻为登龙门?

(4)科举制度在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写出一条即可)?

 

(1)君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措施: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割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2)隋朝;唐朝;进士科;武则天时期。 (3)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为普通士人开辟了仕途,逐渐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一个读书人只要考上进士后就能名扬天下。 (4)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解析】 (1)唐太宗时期比较重视君民关系,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合,统治期间被称为“贞观之治”。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可知是君民关系;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唐太宗采取的措施可知是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等。 (2)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开创科举制;隋炀帝设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因此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常设的主要科目是明经和进士。依据材料二“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可知科举考试中进士科最为重视。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时期,开创殿试和武举,为科举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依据材料三“说的是一个读书人考上进士后能‘一举成为天下知’”的信息从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为普通士人开辟了仕途,逐渐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一个读书人只要考上进士后就能名扬天下归纳回答。 (4)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科举制的作用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社会阶层流动以及唐诗繁荣等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查看答案

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它们取材于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厢记》

 

查看答案

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断绝中外贸易往来

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D.禁止官员出海经商

 

查看答案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查看答案

明朝中期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下列关于倭寇和倭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倭寇是海盗武装集团 B.倭患发生于江苏、山东一带

C.明朝对倭患听之任之 D.郑成功是著名的抗倭爱国将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