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条重要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年,某高僧...

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条重要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年,某高僧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1)材料一中的“某高僧”是谁?由其弟子记录他游历的书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2)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材料三  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3)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该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趋势。

 

 

(1)玄奘;《大唐西域记》。 (2)广州、泉州;市舶司。 (3)郑和下西洋。 (4)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5)从开放交流到闭关保守。 【解析】 (1)据材料一“贞观初年,某高僧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年间,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以沿途经历由弟子写成《大唐西域记》,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 (2)据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广州、泉州,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据材料三“……惊人的海上远征”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指的是郑和下西洋,1403—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4)据材料四“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5)由材料和所学可知,唐、宋、明我国对外采取的是开放的对外政策,清朝采取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因此,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是从开放交流到闭关保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我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曾问赵普:“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如何?”赵普答曰:“……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1)材料一中宋太祖为节制地方经济权力,从而“制其钱谷”他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历朝中央机构组图

(2)材料中图1和图2分别是哪两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图1中的御史台主要负责什么事物?

材料三  强化中央集权举措

(3)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我国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什么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一部长篇小说“划时代的把爱情悲剧和整个社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艺术地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长篇小说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查看答案

某位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他的著作形象再现400年前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和先进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位科学家的著作是

A.《农政全书》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查看答案

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抗击外国侵略者战绩卓著 D.盛世局面下的危机四伏

 

查看答案

“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