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央政权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自...

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央政权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自高宗永徽(唐高宗年号)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唐朝地方势力的不断壮大对五代十国时期的什么风气形成有重大影响?

材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兵自重,多次赋入自贍(shan.充足。)……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2)据材料二,分析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统治者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意:全都)不逮(意:比不上)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

(3)据材料三,分析“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元朝实行的什么制度?据所学知识写出元朝时期管辖山东的机构名称。

材料四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推行材料四中措施的皇帝是谁?材料四中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

 

 

(1)长官:节度使;风气:尚武轻文 (2)问题:方镇(节度使屯兵自重);措施:派文臣任知州;设通判、转运使管理地方行政和财政 (3)制度:行省制度;机构:中书省 (4)皇帝:朱元璋(或明太祖);特点:权力的分散与制衡;(行中书省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便行省的权力分散) (5)趋势:对地方管理加强;(或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或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解析】 (1)据材料一“始谓之节度使”,指出唐朝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节度使。据材料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和所学知识,唐朝安史之乱后地方上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武将拥兵自重,唐朝地方势力的不断壮大,对五代十国时期的尚武轻文风气形成有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兵自重……五代方镇益强……”,分析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唐朝安史之乱后方镇(节度使屯兵自重)。据材料二“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治者派文臣任知州;据材料二“……置转运使、通判”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治者设通判、转运使,前者负责监督地方知州,后者负责将地方赋税大部分上缴中央,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据材料三,分析“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或行省,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据所学知识,元朝时将首都大都及周围的大片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行材料四中措施的皇帝是朱元璋(或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在地方则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依据材料四“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可知明朝地方官制改动的最突出特点是权力的分散与制衡(行中书省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便行省的权力分散)。 (5)综合上述材料,从北宋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防止地方上武将专横跋扈的举弊端重演到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再到明朝在地方设立三司、分化地方权力,可见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或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或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万园之园”。据此可知,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利益于

A.民族关系的和谐

B.社会的急剧转型

C.西方科技的传入

D.国家力量的支持

 

查看答案

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查看答案

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A.思想专制加强 B.传统文化衰落

C.八股取士盛行 D.儒家地位提高

 

查看答案

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代表清政府协同达、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驻藏大臣

B.军机处

C.伊犁将军

D.宣政院

 

查看答案

在面对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时,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限制。这说明乾隆(  )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加强了君主集权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