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B 【解析】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指十年的寒窗苦读无人问津,科举考试中举名扬天下,因此是指古代科举制以考试选拔人才,把读书、考试和做官三者结合起来,故B正确;A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制度,C是秦朝时期的地方制度,D是元朝时期的地方制度,都不是选官制度,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6年5月,我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正式启动.京杭大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是(   )

A.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C. 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 D. 方便帝王游玩

 

查看答案

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杨坚 B.王莽 C.李渊 D.李世民

 

查看答案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和1974年第6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中国为什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据材料二,概括其影响。

材料二  1971年以来中国参与或倡导创立的部分国际组织简表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这两个阶段中国参与或倡导创立国际组织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材料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美贸易摩擦的责任在哪一方?谈谈你的理由。面对中美两国经贸摩擦,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的什么改革?此项改革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现实原因。

材料三  1958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运动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5)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请你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建议一条方法?

 

 

查看答案

诞生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审视和打量。以下是以毛泽东为主题的一些《时代》杂志封面资料。

(辉煌荣耀)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时代》作如此描述:“对毛泽东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荣耀。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

——他们进入了北平。”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进入了北平”预示着什么?

(红色基调)1950年12月11日的《时代》封面。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含义,而人物更是有着生硬刻板的脸和阴冷的眼神。《时代》如此描述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的理由:“他的军队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

(2)文中“他的军队”的司令员是谁?“痛击”指的是哪一军事行动?

(混乱迷茫)毛泽东又分别在1958年12月1日和1967年1月13日登上了《时代》的封面。

1958年的《时代》内文如此描述:“乡村里的夜晚,无数的高炉向天空迸射着耀眼的红色光芒。”而1967年的封面(图)左上角则写着中国陷于混乱。且封面主调是灰白,隐喻中国是一穷二白。

(3)这两期《时代》封面,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内发生的什么重大事件?

(外交转机)1972年2月6日。《时代》封面上一个大大的“友”字,左上角是毛泽东与尼克松的握手照片,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尼克松从北京带回来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尼克松在北京这件事情。”《时代》周刊如是说。

(4)该期封面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中美关系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你认为决定两国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溘然长逝)1976年9月20日。主题是毛泽东之后的中国。《时代》周刊在内文里谈到了毛泽东,谈到了毛泽东的继承人“必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5)1976年的这期封面与毛泽东的逝世相关。之后毛泽东的继承人为“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开创了一条怎样的建设之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