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

材料二: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如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来自东罗马帝国、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

材料四: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雄厚,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方面分析材料二中“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关系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前提是什么?综合所学知识,清朝设置什么官职对西藏实施有效管辖?

(5)综合以上材料,归纳秦汉、隋唐、明清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

 

(1)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修建驰道;兴修灵渠等。(答出两点即可)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交往范围广泛;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等;交往内容明显不同等。 (4)经济繁荣,国力雄厚;驻藏大臣。 (5)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一;对外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治时期,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修建驰道;兴修灵渠等,这些是材料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 (2)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思想方面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这些是材料二中“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关系交往范围广泛;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等;交往内容明显不同等。 (4)根据材料四“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雄厚,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可知,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前提。综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对西藏实施有效管辖。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清朝对西藏地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5)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秦汉、隋唐、明清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一;对外开放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莉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

A.欧洲联盟

B.世贸组织

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摧毁了沙皇专制政府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③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使国人能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最早为铁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斯蒂芬森 B.莱特兄弟 C.本茨 D.哈格里夫斯

 

查看答案

14-16世纪的西欧,开放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

A.光荣革命和雾月政变 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C.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和雾月政变

 

查看答案

下面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世界三大宗教,按创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