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经济篇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请据下图举出该时期具有创新性的两例农业生产工具。

探究二:制度篇

(2)隋、元两朝分别在人才选拔和地方行政方面有重大创新,它们分别开创了哪一影响深远的制度?

探究三 :文化篇

材料: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是词,它是一种新体诗歌……乾隆时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3)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是谁?文中所说的最主要的剧种指什么?

探究四:科技篇

(4)北宋时期,毕昇的哪一项发明是在该领域的新的重大突破?明朝时期,哪一部科技名著总结了作者关于农学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

探究五: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1)筒车;曲辕犁。 (2)隋:科举制度;元:行省制度。 (3)女词人:李清照;剧种:京剧。 (4)发明:活字印刷术名著:《农政全书》。 (5)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勇于实践(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1)仔细观察图片可知,这是唐朝具有创新性的两例农业生产工具—筒车和曲辕犁;唐朝经济繁盛,农具有了很大的改进。农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随水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唐朝人民发明了新的犁地工具—曲辕犁,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2)依据所学可知,隋、元两朝分别在人才选拔和地方行政方面有重大创新,它们分别开创了科举制度和行省制度这两种影响深远的制度;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世祖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第二小问,据材料“乾隆时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可知,文中所说的最主要的剧种指京剧;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1790年,为了庆祝乾隆皇帝80岁寿辰,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后来被称为京剧。 (4)依据所学可知,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北宋毕昇用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农政全书》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5)综合以上内容可知,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我们获得的启示是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勇于实践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实行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鼓励垦荒政策

 

查看答案

“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反映清代的社会现象是(  )

A.思想禁锢 B.官场腐败 C.军备废弛 D.贫富分化

 

查看答案

乾隆末年,我国人口已达3亿,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清朝前期我国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

A.连年战争 B.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大面积推广 D.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陕西通志》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这一社会现象诱发了( )

A.李自成起义 B.崇祯皇帝自缢而亡

C.清军入关 D.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查看答案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A.戚继光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郑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