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下列各项中...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下列各项中与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直接相关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诗句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句诗反映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重要性,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7年, 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 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

——摘端自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责料选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并分别说明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随着战时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 军事实力的扩张,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遇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美国以“大鼓星”的面貌摇款了西欧。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拯救”西欧的原因,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 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美国等国以及欧盟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摘编 自姚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当前形势,围绕建立21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简述中国、美国以及欧盟的不同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陆地交通从此迈进了铁路时代,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铁路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摘编自王民同《英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陆地交通迈进铁路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城的重大成就,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世界铁路的总长度成倍增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2)有人认为,“内燃机的发明在交通运输领城内引发了一场变革”。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区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中国铁路坚持自主创新,系统掌握了时速25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級的高連铁路成套技术。按照国务院制定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14.6万公里,覆盖大约9%的2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其中,高铁(含城际铁路)大约3.9万公里,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关好蓝围的实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中图2到图3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康熙帝不仅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通过平定地方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维护国家统的丙例史实。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的史实,分别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图中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B.全部政权归属苏维埃

C.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D.苏德战场出现转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