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流动的声音档案,难忘的中国之声。以下是1949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

流动的声音档案,难忘的中国之声。以下是1949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发出的震撼世界的声音。

毛泽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新华社:“(中国)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核试验。”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请以《时代的“强音”》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内容: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四个历史事件概括出四个历史事件各自的影响谈谈这些“强音”给你带来的感受。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

 

论题:时代的“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影响: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感受: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任人欺凌的历史一去不返;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等。(任意一点即可。贴近题意即给分)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围绕材料“1949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发出的震撼世界的声音”,可结合材料所给的“新中国成立、大庆油田的建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万隆会议的原则”等四个“强音”。阐释围绕这四个历史事件的当时的影响对自己的感受即可。 如论题:时代的“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影响: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感受: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任人欺凌的历史一去不返;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演讲

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谈到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从什么会议后拉开序幕?

(2)请你就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情况,举例证明材料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观点?

(3)材料三中在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三个阶段,中国开始改变世界的重大发展战略布局有哪些?请说出两个重大发展战略布局。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材料一  “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这种制度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展。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请观察材料一“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写出图中A阶段党和国家在农业上所采取的重要政策措施。

(2)党和国家在B阶段在农业上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这一举措的完成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

(4)针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四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请回答:

(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

(2)“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1992年谱写诗篇”又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5)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请问“中国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查看答案

屠呦呦为有效地治疗疟疾而提取的中药成分是

A.青霉素 B.维生素 C.青蒿素 D.抗生素

 

查看答案

1971年10月25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发生的事件是我国外交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这一天发生的事件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尼克松访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