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中所示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

下表中所示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解析】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着手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干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根据表格可知,1950年到1952年我国粮食和棉花产量都增长迅速,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了土地改革,故A符合题意;1953年到1956年,我国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排除B;人民公社化运动始于1958年,排除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我们的伟大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站起来追梦开始于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四故宫的导游介绍道:“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辅佐皇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余”是谁?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政治改革的哪项措施?

(4)材料四中“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简要评价这一机构。

(5)材料三、四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怎样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到何时最后完成?

(2)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顺序是

A.从诗、词到散曲、小说 B.从诗、词到小说、散曲

C.从词、诗到小说、散曲 D.从诗、散曲到小说、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