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李宗仁回忆录》中指出:“吴军在贺胜桥大败之后,残部退入武昌城据守,我追兵于8月...

《李宗仁回忆录》中指出:“吴军在贺胜桥大败之后,残部退入武昌城据守,我追兵于8月30日夜间 在途中稍事休息,翌日拂晓遂以急行军的速度向武昌城追击前进。31日黄昏,四、七两军主力均抵达武昌城下。我拟乘敌军喘息未定时一举而下武昌。”该回忆录反映的是( )

A.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场景 B.国民革命军抗击北洋军阀场景

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场景 D.共产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场景

 

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吴军在贺胜桥大败之后,残部退入武昌城据守”,可知“吴军”是指军阀吴佩孚的军队,与北伐战争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因此该回忆录反映的是国民革命军抗击北洋军阀场景。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抗日战争相关,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对材料的准确理解应是(       )

A.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是造就工农武装割据的先决条件

B.要造就武装割据局面必须要充分发动广大工农群众

C.要造就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建立红色政权是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前提与基础

 

查看答案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惶然道:“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A. 政治改革的必然性

B. 思想解放的进步性

C.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D. 国民革命的彻底性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有人题联于京师: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里三军败绩是指哪次战争中的败绩?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而从1860年到1864年,汉族官僚 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

C.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 D.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

 

查看答案

下图体现的主题较为准确的是  

A.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 中央王朝与西藏的关系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 平定边疆的分裂势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