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究或争执”。下列事件通过 “...

“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究或争执”。下列事件通过 “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一意孤行,继续调集重兵入陕,并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张、杨毅然实行兵谏,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是放他,以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再加上宋美龄和国际友人等多方调停斡旋,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共产党也得以在抗战中发展壮大,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是日本发动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八一三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查看答案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歌曲描述的史实发生在

A. 北伐战争期间

B. 红军长征期间

C. 抗日战争期间

D. 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查看答案

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八大

 

查看答案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挺进大别山

 

查看答案

井冈山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在这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A.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 领导红军开始了空前的战略大转移

D.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