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

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    )

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 D.游客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B 【解析】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核能、手机、互联网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1912年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未开始,所以ACD不符合史实,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乡村往昔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这些现象反映工业革命

A. 首先发生在德国

B. 造成了环境污染

C. 降低了生产效率

D. 减少了贫富差距

 

查看答案

为论证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你应该选择的证据是( )

A.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B.蒸汽火车的出现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C.罗盘针的应用使欧洲与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

D.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查看答案

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英国工业革命 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查看答案

下图是小刘同学最近阅读的一本书的部分目录。他读的应该是

A.《克伦威尔评传》

B.《罗伯斯庇尔评传》

C.《拿破仑评传》

D.《华盛顿评传》

 

查看答案

假期去美国旅游的李小伟同学在美国小镇看到了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坚守阵地,就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碑文中的“这儿”是指

A.萨拉托加 B.约克镇 C.来克星顿 D.纽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