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共关系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1)材料一歌曲是国共合作进行什么战争时期传唱的?这次国共合作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图一反映长征过程中哪一历史事件呢?
材料三 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四 “我们为挽救祖国的危亡,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谅解,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为了实现材料一中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等人怎么做的?根据材料四,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一: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条约二: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条约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材料二: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2)材料二中的戊戌变法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革命”期间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这场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材料四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由此引发的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在人们日常交往中,革除“大人”“老爷”等就得称呼,普通人士以“先生”“君”相称是在
A.洋务运动后 B.维新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后
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相符的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某班为庆祝党的生日制作黑板报,板报出现了如下板块:“开天辟地”“北伐凯歌”“星火燎原”“万里长征”。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