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学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1894年农历甲午年,……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
——陈伟国《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材料三在中国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的“实际行动”被称为什么事件?洋务派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的口号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评价洋务派“实际行动”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张謇“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指什么?他兴办的实业名称是什么?
(3) 材料三中 “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指的是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有什么认识?
谈判桌、签约是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场景,一些场景定格了一场战争的终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结果?其结果有何共同之处?你认为出现这种共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图四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结果?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中国在图二的条约中被占领的什么地方终于在图四反映的战争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对比前三次战争,你对图四反映的战争结果有什么认识?
20世纪初,有一个作家的杂文思想深刻,语文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这名作家是
A.鲁迅 B.茅盾 C.巴金 D.老舍
在人民解放战争后期,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放期间解放区土地改革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废除土地私有制 B.按家庭平均分配土地 C.减租减息 D.耕者有其田
“这次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党章,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