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政治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

世界政治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动,每一次格局的变动都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历史老师围绕这一主题,编制了下面的复习学案,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线索梳理)

(1)根据时间轴上的提示信息,写出与序号①②对应的历史事件和序号③对应的时间。

任务二(列表归纳)

(2)将下表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格局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1939年)

两极格局

(二战后—1991年)

          

(1991年至今)

对世界的影响

消极:           

积极: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持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局面

消极:冷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加重各国经济发展的负担;

积极:       

消极:局部冲突不断,出现许多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积极:世界局势总体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任务三(史料解读)

(3)根据材料三中“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任选其中之一用史实加以说明。

任务四(规律总结)

(4)完成上述任务,概括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变动的因素。

 

(1)①华盛顿会议,②北约建立;③1955。 (2)①消极: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埋下了战争隐患。 ②积极:两极格局对峙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崛起);促进了科技进步等 ③多极化趋势。 (3)示例: 第一次: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开辟密切了欧洲和世界的联系,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和海外市场;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以英国为主导,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等。所以欧洲崛起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趋于主导。 第二次: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是在战争初期,保持中立,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大发战争横财;战后,又瓜分战利品,政治、经济实力大增;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创造了众多先进成果,并通过援助西欧、日本,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占据了世界市场。所以说20世纪的世界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 第三次: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几个重要力量中心的崛起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4)战争;大国关系的变化;国家利益;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在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1921-1922年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签署标志着北约的建立,北约组织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1955年苏联控制的华约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该体系基本上完成了战胜国协约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该体系表面上是“和平”体系,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凡尔赛-华盛顿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埋下了战争隐患。②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加重各国经济发展的负担,但对峙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崛起);促进了科技进步等。③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开放题,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 示例: 第一次: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开辟密切了欧洲和世界的联系,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和海外市场;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以英国为主导,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等。所以欧洲崛起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趋于主导。 第二次: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是在战争初期,保持中立,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大发战争横财;战后,又瓜分战利品,政治、经济实力大增;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创造了众多先进成果,并通过援助西欧、日本,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占据了世界市场。所以说20世纪的世界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 第三次: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几个重要力量中心的崛起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变动的因素有,世界性的战争,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国家利益的驱使,国家的综合和国力特别是经济、科技实力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布哈林谈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 一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探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材料四经过20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逐渐显露,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扼杀了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中央决议的形式,承认了市场的作用,提出了要发展商品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中布哈林的观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观点。他采取的哪一举措突出体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一观点?

(3)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经济的运营”指什么?罗斯福为了“改进和补充”采取了哪一核心措施?如何理解罗斯福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探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这一观点。

(4)根据材料四,概括1984年前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和商品经济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一个举措。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上述经济体制的调整对我国当今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了解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这就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英国确立“全新的政体”的是什么?在这种政体下,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世纪后期的美国是通过哪一法律文献将“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这些进步思想付诸实践?近代中国哪一法律文献也体现了这些进步思想?

(3)材料三中“社会变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改革”对俄国社会转型所起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四,请写出与材料四相关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向西方借鉴了哪些“它所盼望的东西”?

(5)上述四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篇,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恩格斯

材料二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上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并且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回答材料一中“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是指哪一人物,并写出其代表作。

(2)材料二中“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分别举一例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史实来论证该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3)材料三著作的发表根源于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材料三中的主张最早为哪场革命所成功实践?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论说:当今全球化似乎正进入“大门时代”——全球化仍在继续,但“一道墙”被砌起.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的对华贸易政策,就是在砌上这些墙。材料观点

A.揭露了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侵害

B.认为全球化加强了世界经济联系

C.肯定了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推动

D.批评了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查看答案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材料中的挑战是指

A. 中国的快速发展

B.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C. 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 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