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探究题:
材料一:子(孔子)曰:“桓公九合(会盟)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材料一“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
(2)材料一孔子对“管仲相桓公”持何态度?管仲为齐国做出什么贡献?
(3)材料二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4)材料二中的“卫鞅”代表哪个阶级的变法?列举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5)根据材料结合当前改革开放谈谈管仲改革、卫鞅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图片信息题:
(1)图A中的文物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符号其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
(2)图B中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青铜铸造在这个朝代有何重大发展?
(3)图C中的文物是什么?
(4)上述图片中的文物都是在同十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能力无法生活下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墨人易之以宫宝,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洞穴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
材料三:“通大川,决塞龙门…耽三江五湖,注入东海,以利黔首”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写出居于“宫室”(建造房屋)的原始聚落两例以及各自房屋的特点。
(3)材料三是谁所为?他是通过什么制度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
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最能说明的是
A. 刑法不能太残酷
B. 强者定能胜弱者
C. 为人处世不能骄傲
D.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 秦朝的暴政
B. 修建阿房宫
C. 陈胜、吴广起义
D. 项羽、刘邦起义
如果你生活在秦朝,遇上当时的一位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以下哪些话是可信的?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告示
③官府要征发一批人去修灵渠
④李斯将军率军在北方击退了匈奴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