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观点阐释相一致的是( ) 选项 史实 观点阐述 A 日本大化改...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观点阐释相一致的是(    )

选项

史实

观点阐述

A

日本大化改新

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B

日本幕府统治

天皇依赖幕府取得国家最高权力

C

穆罕默德占领麦加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D

阿拉伯人传播文化

将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A.A B.B C.C D.D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世界,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桥梁,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奔波于亚欧大洲之间,把中国的四大发明出入欧洲,把欧洲的文明成果也带到了东方,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D符合题意;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A不符合题意;天皇依赖幕府取得国家最高权力表述与史实不符,B不符合题意;穆罕默德占领麦加时,阿拉伯还没有基本统一,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马人前往希腊考察雅典的民主政治后,得出的结论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下列选项中,能为该结论提供论据的是(    )

A.雅典民主制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城邦内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C.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D.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查看答案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选项中,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种姓制度 C.阿拉伯数字 D.佛教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古代大河流域文明代表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彼得一世派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妆潜入西欧,进行切身体验,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制度上……为了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把全国分为8个总督区,总督由他亲自任命,有地方行政和军事大权。在军事上,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建立一支强大的正规(陆、海军)。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以鼓励私人办企业,允许外国人在俄国办工场或聘请外来人员,并给予贷款和免税等各种特权。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规定工场主可以买进整村农奴。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矿业、医学、教学等各种专门学校,建剧院、博物馆,办报刊,提倡著书立说和翻译西欧著作;筹办科学院……改革一些旧的生活习俗和方式(剪胡须、着西装、用西装等)。

——吴家振、毛尔俊《简明世界近代史教程》

材料二:明治政府教育纪事(节选)

1872,明治政府颁布新《学制》,迅速普及教育.

1856,明治政府颁布了《师范教育令》。

1896年3月,国会终于通过《小学教员年功加薪国库补助法》。

材料三  日本公民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率:

——贺小飞《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至少两个方面)

(2)材料二、材料三,归纳明治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主要举措。

(3)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一世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