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选项中,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选项中,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种姓制度 C.阿拉伯数字 D.佛教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文明,A符合题意;BCD项都是古印度文明,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不属于古代大河流域文明代表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彼得一世派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妆潜入西欧,进行切身体验,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制度上……为了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把全国分为8个总督区,总督由他亲自任命,有地方行政和军事大权。在军事上,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建立一支强大的正规(陆、海军)。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以鼓励私人办企业,允许外国人在俄国办工场或聘请外来人员,并给予贷款和免税等各种特权。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规定工场主可以买进整村农奴。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矿业、医学、教学等各种专门学校,建剧院、博物馆,办报刊,提倡著书立说和翻译西欧著作;筹办科学院……改革一些旧的生活习俗和方式(剪胡须、着西装、用西装等)。

——吴家振、毛尔俊《简明世界近代史教程》

材料二:明治政府教育纪事(节选)

1872,明治政府颁布新《学制》,迅速普及教育.

1856,明治政府颁布了《师范教育令》。

1896年3月,国会终于通过《小学教员年功加薪国库补助法》。

材料三  日本公民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率:

——贺小飞《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至少两个方面)

(2)材料二、材料三,归纳明治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主要举措。

(3)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一世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

材料三  工业革命将数以千计的人带到拥挤的城市与乡镇找工作。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多数人口属于工人阶级和移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二这现象的出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哪些发明有关?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强国之鉴》中指出:“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

材料三  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留易占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一平,煤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

(1)图1反映的事件后,欧洲的贸易中心有何变化?指出材料一中两个历史事件对英国崛起的共同影响。

(2)材料二中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建立的?据所学知识说明该体制是如何适合英国发展需要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如何将“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英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